您的当前位置: 关于我行 > 媒体关注

《新华日报》跨区十年落子淮安——南京银行机构建设实现省内地级市全覆盖

来源: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9日

    四月芳菲,尽显春之色彩,淮水之畔,红梅绽放又一城。

    4月29日,南京银行淮安分行盛大开业。至此,南京银行完成全省地市级布局的最后一块拼图,在成立20周年之际,圆满实现经营机构全省覆盖。

    目前,南京银行的经营网络已辐射长三角核心城市,并延伸至京津冀地区,布局日臻完善,跨区域经营的步伐愈发坚实。

    立足本土 布局全国

    20年厚积薄发

    1996年2月8日,借着金融改革的春风,南京银行应运而生,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城市商业银行。经历了初创期10年的发展,南京银行在本土的业务基础日趋扎实,发展实力显著增强。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同时也为自身持续发展寻求新的空间,南京银行审时度势,在《2005—2007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

    2006年,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发展监管准入政策的放开和明确,南京银行跨区域经营成为可能:

    2007年2月,南京银行泰州分行开业——实现了异地分支机构零的突破;

    2008年6月,南京银行上海分行开业——跨省设立第一家分支机构;

    2009年5月,南京银行北京分行开业——首次将触角延伸至长三角以外的经济区域;

    2010年3月,南京银行杭州分行开业——长三角核心区域的机构布局进一步完善;

    2014年1月,南京银行南京分行成立——在城商行中率先在总行所在地设立分行;

    2015年11月,设立江北新区分行——成为国家级江北新区首家分行级银行机构……

    自2007年跨区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以来,南京银行先后设立了泰州、上海、无锡、北京、南通、杭州、扬州、苏州、常州、盐城、南京、镇江、宿迁、连云港、江北新区、徐州和淮安17家分行,网点总数共计151家。其中,省内分行14家,营业网点115家;省外分行3家,营业网点36家。

    在已设分行区域,南京银行进一步延展和优化网点布局。目前,已在江苏省内设立18家县域支行,并探索设立了多家社区、小微支行,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走出去”为南京银行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今,各地分行已成为推动总行发展壮大的动力引擎,南京银行无论在业务规模还是在经营效益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整体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历经10年的跨区域经营,南京银行存款规模从439亿元到现在超过6300亿元,增长逾14倍,在这其中,异地分行的存款规模占比近70%,多家异地分行的市场份额在当地位居前列;贷款规模从255亿元到现在超过2800亿元,增长超过10倍,异地分行贷款规模占比超过了60%。

    提质增效 创新发展

    20年同心筑梦

    随着跨区域布局的不断推进,管理半径持续扩大,对南京银行内部管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南京银行始终坚持将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业务操作与风险管理流程,对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均实现了有效识别、评估与管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为南京银行战略推进和业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另一方面,南京银行持续深化“四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灾备管理和运维管理水平,先后获得了ISO27001和CMMI3认证,强化信息科技对跨区发展的支撑。2015年11月,南京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一期建设完成并成功上线,为全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系统支持。

    新的市场,也带来了全新的客户群体和更为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对于如何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求存,南京银行的答案是:创新。首先,业务品种不断丰富,从最初的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到外汇业务、各类中间业务,集聚了“多牌照”优势;其次,服务模式不断升级,从最初的柜面业务,到自助服务、各种线上业务的开发。在做实做强传统业务的同时,南京银行着力打造特色优势,金融市场板块、科技金融板块的品牌效应日益彰显。2015年4月,南京银行率先获得中国(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资格,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这一资格的异地城商行,实现自贸区业务完美“起跑”。

    “人尽其才、有为有位”,跨区发展为南京银行广纳四海人才搭建了更为广阔的事业平台,吸引了众多优秀人士的加盟。目前,全行员工总数近7000人,较跨区发展之前增长近5倍,其中异地分行员工总数占比已近半壁江山。南京银行全行员工平均年龄不足32岁,92%的员工具有本科学历,近30%的员工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正是这样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创新力和战斗力的人才队伍,为南京银行迈向新征程、实现新跨越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后备支撑。

    得益于外延扩张和内涵革新上的不懈努力,南京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6年,成功跻身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之列,且排名逐年上升,2015年已升至201位。去年被中国银监会确定为城商行创新发展“领头羊”,稳居全国城商行第一方阵。

    责任担当 全情投入

    20年服务地方

    行于发展的路上,南京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特色定位,20年来,不忘责任担当,为新设机构所在地区的企业和居民提供了大量专业、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深耕小微市场。近年来,南京银行坚持小微业务战略定位不动摇,在全国首创无抵押无担保的微贷方式和标准化、可复制的批量业务模式,推出了“鑫活力”“鑫微力”等系列产品,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而小微企业专属产品“鑫联税”,不仅是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有益尝试,还有效引导小微企业依法纳税,实现了“以信(信用贷款)养信(诚信纳税)”的良性循环。

    全力支持“双创”。为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南京银行深入探索并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首批设立专营科技支行,组建专业团队,配置专属产品,形成特有的科企评判技术及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向初创科技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超300亿元,服务企业2000余户,信用及信用放大类业务占比50%以上。在今年两会上,“投贷联动”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创新业务,写入了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南京银行在2015年便抓住机遇,依托股权公司在全国率先探索推出了“小股权+大债权”的贷投联动新模式,目前已实现落地企业近40家,总授信近6亿元。金融搭台,企业唱戏,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

    不断拓展金融市场产品的深度和广度。南京银行是中国交易中心推出的标准利率互换产品交易的首批参与者,同时也是上海清算所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的首批21家会员之一。其创设的“联连赢”自主品牌,推出“日日聚财”“鑫专享”和多款区域性理财产品,广受市场追捧。

    启动大零售板块构建。2007年南京银行成立“零售消费信贷中心”,2014年转型成立“消费金融中心”,专业专注专营无抵押无担保的个人消费金融业务。数据显示,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已累计投放金额近200亿元,服务客户近24万户。启动大零售板块构建后,南京银行个人业务、电子银行、消费金融三部联动,设立了零售业务管理委员会和创新委员会,开展大零售平台咨询项目。同时,消费金融中心技术输出范围持续扩大,合作银行达18家,业务覆盖全国13个省、直辖市的38个城市,携手中小银行共同打造消费金融业务联盟,合作业务规模超过20亿元。

    紧扣国家、地方战略布局,南京银行精心研判,精准对接,在支持重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持者。

    战略转型 志存高远

    20年再起新征程

    20年,记录了南京银行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20年,见证了中国银行业凤凰涅槃、不断进步的革新发展;20年,传承了一代又一代“敢为天下先”的梅花精神。

    2016年,是南京银行五年规划实施的中间阶段,在这份五年规划中,南京银行确立了“聚焦一体,打通两翼,在强总行支撑下实现三大方向的突破”的整体战略思维:以成长为国内“中小银行中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商”为战略愿景;以服务模式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为两大发展引擎;实施业务发展、区域发展、管理提升三大战略;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抓管理”的工作总基调,树立一流的经营理念、营造一流的金融服务、创造一流的经营效益、实现一流的内部管理;全力推进经营规模再上新台阶、发展质量跃上新层次、战略转型实现新突破,可持续发展达到新境界,为南京加快建设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做出新贡献。

    跨区发展是南京银行实现战略愿景的重要路径,未来南京银行将在监管政策指引下,稳步推进机构发展工作,持续优化完善机构布局,积极探索可行路径,继续向战略市场进行地域扩张。一方面,南京银行将在已设立分行区域,进一步下沉网点,加强机构覆盖力度,深耕江苏省内市场,探索向长三角、京津冀等战略目标市场延伸机构网点。另一方面,南京银行将密切跟踪金融创新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探索设立新型金融服务机构,着力拓宽金融业务领域,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发展尚未有穷期,风好正是扬帆时。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南京银行将继续以“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做强做精做出特色”的南京银行梦为目标,全面启动新一轮跨越发展,朝着成为“中小银行中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奋力前行,满载荣耀开启下一个20年的新征程!

 

手机版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