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0日 环球老虎财经
尽管头顶“第一家上市城商行”的光环,又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南京银行并未囿于过去的辉煌。近两年来,南京银行积极推动改革,朝着“成为中小银行中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的目标加速前进,逐渐成为具有高成长性的头部城商行之一。经营稳健、勇于改革,也让南京银行成了公募基金的“心头好”。
日前,随着公募基金2021年二季报的披露完毕,公募基金的最新操作路径得以浮出水面。在一季度获得公募加仓后,多只银行股在二季度再度获得基金净增持,南京银行作为城商行的代表成为基金青睐的重点标的之一。
在公募持续加仓南京银行的背后,实际上也是机构资金对南京银行发展成果的高度肯定。近年来,围绕着“做强做精做出特色,成为中小银行中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南京银行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培育出了许多经营上的独特亮点。
无论是在业绩上,还是在业务上,南京银行打造的特色化发展路径,正在一步一步带领其走向高成长的康庄大道,这或也是其能够成为公募争抢的“香饽饽”的秘密所在。
南京银行频获公募青睐,二季度基金持股环比骤增六成
在一季度加仓银行股后,二季度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热情不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有28只银行现身公募基金重仓股之列。与一季度末相比,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的银行股股数增加了约15亿股,至62.3亿股。
其中,作为第一家上市城商行,南京银行成为公募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数据显示,二季度共有95只基金十大重仓股披露持有南京银行,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金中,有三分之二强的基金对南京银行进行了加仓或新进操作。截至二季度末,95只基金合计持有南京银行2.47亿股,环比增长62.26%。
事实上,在基金大幅加仓之前,南京银行就已受到多路资金的看好。根据今年5月初南京银行披露的公告,自2020年5月6日至2021年4月30日,该行第四大股东南京高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南京银行约7406.89万股,累计增持金额达5.71亿元;去年三季度末,幸福人寿首次现身南京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目前持有后者约4.07亿股。不仅如此,去年11月,南京银行行长也对自家股票进行了增持操作。从大股东到险资再到高管以及公募,轮番的增持无疑体现了各方对南京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市场资金的持续看好下,南京银行的股价水涨船高。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股价涨幅高达30%,市值一度破千亿关口,远远跑赢同期的申万一级银行指数(6.32%)和沪指(3.4%),成为银行股里的“最靓的仔”。不过,如今回头去看,这似乎更像是一次价值回归。
经营指标持续向好,超强风控助力业务稳健发展
去年,面对疫情黑天鹅下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号召,银行业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迹象。在部分银行营收净利负增长的同时,优质股份行、头部城商行则表现出持续的高成长性,南京银行便是后者的代表之一。
在去年营收、净利双双实现逆势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南京银行继续保持了双增长。2021年一季度,南京银行的营业收入为101.98亿元,同比增长1.6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9亿元,同比增长9.30%。
透过今年一季报,可以看到南京银行更多的闪光点。截至一季度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77%;存款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0491.6亿元;贷款总额达7419.4亿元,较年初增长9.98%。
经营规模和利润的稳步增长,并没有让南京银行放松对资产质量的严要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不良率为0.91%,与年初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银行已经连续十多年将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在上市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展现出了超强的风控能力。
如此突出的风控能力,离不开南京银行多年以来所秉持的审慎的风险偏好和稳健的风险策略,也得益于不断升级的风控系统。近年来尤其在去年疫情爆发后,南京银行积极建设大额风险暴露系统,推进云天网·风险大数据平台建设,优化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建设内控合规非现场监测系统(MAST)二期……重重风控关卡和强大的智能风控技术,共同为南京银行构筑起严密的资产“防火墙”。
此外,南京银行主要监管指标也持续处于稳定水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拨备覆盖率为393.85%,较年初上升2.09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近10%,均在监管要求以上。
不过,南京银行并没有满足于此。在持续提高资产质量的同时,南京银行也在为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未雨绸缪。今年7月初,南京银行发行的200亿可转债“南银转债”正式上市。南银转债的成功发行,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南京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扩大了与监管标准间的“安全区”,更为其未来展业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立足南京面向长三角,做强做精打造一流综合金融服务商
作为南京地区的城商行,南京银行可以说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区位来看,南京银行主要分支机构经营范围覆盖了中国最活跃经济带之一的“长三角”。发达的制造业、富集的高净值人群,为像南京银行这样的地区性银行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广阔空间。目前,南京银行下辖17家分行,200余家营业网点,实现了布局京沪杭及江苏省内设区市全覆盖。
然而,作为区域特征鲜明的城商行,南京银行始终保持战略清醒。近年来,南京银行围绕着“做强做精做出特色,成为中小银行中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加速前行,在日益严重的行业同质化竞争中力求实现差异化发展。
具体来看,针对零售业务,南京银行早在2016年便开启了大零售转型,去年南京银行进一步启动实施大零售战略2.0改革。改革启动以来,南京银行迅速搭建了“私行客户-财富客户-基础客户-互联网客户”的分层管理架构,逐步打造“千人千面”精准营销和分层服务。
自大零售战略转型以来,南京银行取得的成绩也十分明显。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零售客户规模在去年突破2000万户后进一步升至2224.84万户;个人金融资产规模达5251.79亿元,较年初增长同比增长7.82%。
如此成绩离不开南京银行在大零售战略2.0改革中进行的产品创新。以信用卡业务为例,今年2月份,南京银行围绕“智能化、数字化、开放化”设计的N Card信用卡上线,实现了信用卡业务线上化获客、移动化办理和整体化运营,截至一季度末已实现新发卡17.97万张,年轻客户、新客户占比达70%。
在对公业务端,随着交易银行战略转型的不断推进,南京银行的特色竞争力也在持续提升。一季度末,该行现金管理业务财资客户数量倍增,业务场景的服务能力和范围日益提升;线上供应链产品加快发展,国内订单融资、反向保理落地,针对下游经销商的特色业务“鑫微贷”逐渐形成市场影响力,为小微普惠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入选江苏银监的优秀案例;国际业务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带动贸易增长,业务收入也明显增长。截至一季度末,该行交易银行业务投放量已达到484.2亿元,代客外汇交易量191.26易于那,实现手续费及代客外汇交易收入2.03亿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科技金融。近五年南京银行累计支持小微科技企业超过8000户,提供资金1600亿元。其中232户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购。南京银行的科技金融在江苏、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优势明显,在南京地区始终保持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此外,随着去年8月南银理财的成立,南京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望迈上新台阶。作为江苏省内首家获批筹建、首批获准开业的城商行系理财子公司,南银理财在整个江苏金融业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南京银行的定位中,南银理财将成为该行资管业务的核心平台和旗舰品牌。而在外界看来,南银理财将会进一步增强南京银行的金融市场特色,也意味着其资管业务发展将迎来新起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监管的推进与行业的改革,过去单纯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路径已被逐渐抛弃,上市银行逐渐向差异化经营转变。南京银行同步实施“大零售战略”和“交易银行战略”,实现两轮驱动,既顺应了市场趋势,也成为南京银行的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