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于我行

九天两获《金融时报》报道点赞,南京银行科创金融特色实践受关注

resource: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

  近日,《金融时报》接连发文,关注报道南京银行在科创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11月12日,该报发布《让科创星火燃成燎原之势》一文,深入解读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实践经验,重点提及南京银行重塑科创金融服务生态的创新与突破。11月20日,该报再度推出报道《让“科技繁花”结出“产业硕果”》,系统呈现南京银行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名片”的探索实践和积极成效。以下是相关报道内容。

  “2024年以前,公司线上平台并不盈利,但团队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引流等方面的投入不能暂停,同时还要偿还融资租赁业务的本息,公司的现金流并不宽裕。” 众能联合资金负责人张天琦说。

  银行看到了众能联合主动求变的探索。2018年,南京银行按照传统行业小微企业的授信标准,为其提供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020年和2021年,该行又将授信额度提升至2000万元、3000万元。南京银行南京分行科技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刘涛表示,众能联合授信额度的顺利突破主要归因于商业模式的革新。据悉,南京银行在服务科技型企业时坚持“四新”理念,即新思维、新文化、新定位、新服务。其中,新定位要求银行主动选择在企业面临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等关键节点时介入,以战略定力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陪伴,实现银企共赢。“科技企业的价值释放是一项长期的实践,营收贡献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做客户’而非‘做业务’。”刘涛说。

  2024年,出于降低财务成本的考虑,众能联合萌生了用信贷代替融资租赁的想法。“融资租赁的利息在7%至11%之间,财务负担比较大。”张天琦说。在3000万元授信已经满额的情况下,新增授信并不容易。刘涛说:“商业银行应超越传统资金中介的角色,向资源协同整合方转型,连接政府、资本、产业等各方资源。”为此,作为当地城商行和国有银行的代表,南京银行与工行南京分行加强创新联动,组建银团,由工行南京分行作为牵头行,发放贷款2亿元;南京银行南京分行作为参贷行,发放贷款1亿元,成功落地行业首单设备资产银团贷款。(节选)

  近年来,南京银行根植于江苏这片科创沃土,以“科技金融最佳实践银行”为愿景,以“做科创企业贴身管家”为使命,全力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名片”。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累计服务科企近8.8万户,提供超8500亿元资金支持。

  理念先行 重塑科创信贷文化

  专业筑基 “四专”机制赋能科创

  创新驱动 投贷联动开辟新赛道

  生态共建 构筑科创服务新高地

  从单一的资金提供者,升级为产业生态的共建者,南京银行正通过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与协同,铺就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首先是搭建“朋友圈”。通过历年积累,南京银行为近2万家科创企业、88家创投机构、35家服务机构、近百个科技园区搭建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科创金融“朋友圈”。

  其次是上线“云平台”。2024年底推出“投贷智慧管家”,打造“永不落幕”的政、银、创、企一站式撮合平台,各方随时发布需求,系统自动匹配撮合。试运行以来,平台已有近300户企业、35家创投机构、11个科技园区上线注册。

  再次是探索“鑫云+”。持续丰富“生态圈”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推动法律、税务、会计等各类机构上线系统,由“融资-融智-融商”到“融生活-融无限”,让科创企业引得进、留得住、成长得好,推动“四链”更好地循环畅通。

  一家科创企业,一次平台上的“试探性”操作,竟意外地撬动了发展的新支点。“当时只是试着在‘投贷智慧管家’上发布了需求,没想到这么快就带来了转机。”南京一家仪器设备公司负责人回忆道。正是这次尝试,让企业精准对接了徐州市产业发展基金,解了转型的燃眉之急。

  南京银行对该企业的扶持可追溯至2017年。企业初创阶段,该行便以“小股权+大债权”的模式为其注入金融活水。在企业面临转型瓶颈时,该行又主动牵线行业专家,助力其明确发展方向,成功拓展医药板块,并对接了多家头部药企资源。从初创期的“投贷联动”,到瓶颈期的“专家问诊”,再到拓展期的“资源嫁接”,南京银行扮演了“全程陪跑”的伙伴型角色。此次企业与云龙区政府的高效合作,正是“投贷智慧管家”平台高效撮合能力的体现。通过“政银园投”模式,平台一站式解决了资金和场地问题,实现了从“融资”到“融商”的跨越。

  平台的背后,是一场怎样的服务理念升级?南京银行用行动给出了答案:科技金融的未来,在于构建一个开放、协同、共赢的生态圈,让每一次“试一试”都能走向“无限可能”。(节选)

总行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街88号 邮编:210019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苏ICP备05011455号-1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基金代销业务资格 批准文号/资格证书号 证监许可【2008】1246号